应太阳集团2007网站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科技处及前沿院邀请,南京大学周安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牛鸿英教授分别于12月27日上午和下午做客太阳集团2007网站“前沿科学报告”,分别作了题为“论‘跨民族主义’视域的丝路电影”“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影像表达与话语建构”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刘宗明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及全国艺术设计同行400余人参加了两场报告会。
周安华教授基于数字化、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从丝路电影的民族性需求出发,提出了丝路电影所建构的地缘文化支撑、“地方”人文共创及“跨民族主义电影”方式特性,深度解析了其寻求多文化、多中心的关联性、跨地缘空间的共同文化身份属性。周安华教授总结了科技力量改变地域空间阻隔的关键作用,阐释了丝路电影新阶段“跨民族主义电影”中共存的基因图谱与深刻人性。
牛鸿英教授以近期中国电影为例,通过文化话语的维度深度剖析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基本内涵、影像呈现方式和话语建构策略等。牛鸿英教授指出,“美丽中国”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影像与艺术表征,又是中国国际形象与文化全球传播的话语策略,既是兼顾了艺术生产和市场消费的社会实践,又是大众权力碰撞表达和公共伦理协商平衡的文化实践,是中国特色文化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报告结束后,周安华教授与参会师生就丝路电影中的“英雄情结”和“本真”的生命真实映现做了热烈探讨,并对西部电影结合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方式做了深度解读。牛鸿英教授与参会师生就西部电影中的饮食文化影像化符号与实践进行解读,也对“人·文·景·观”四个维度的遗产与启示进行讨论,参会师生表示受益匪浅。两场报告会内容兼具前沿性和学理性,现场师生互动积极,提升了大家的学术视野。
新闻小贴士:
周安华,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戏剧影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特聘专家、中国高校影视传媒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影视史学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电视家协会高校电视艺委会副主任、《电影艺术》《世界电影》等编委、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一级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代电影文学资料发掘、整理与资源库建设》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终评评委。著有《亚洲新电影之现代性研究》等专著16种,论文数百篇,曾获南京大学人文贡献奖、江苏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北海道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等近十所国外大学客座、访问教授。
牛鸿英,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字人文与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非遗影像专委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委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广播电视局影视剧审查专家组成员,多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与戏剧批评、数字人文与视听传播等。
(核稿:贺雪梅 编辑:刘倩)